编者按:
从木帆船到客滚船,再到洋浦港驶出的远洋货轮,以及逐年增长的进出口贸易额。
从一架飞机到一个机队,再到飞遍全球的空中航线,以及“箭”指苍穹的发射基地。
从土路到公路,再到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以及环绕海岛的高铁线路。
从0到1,再到数字世界的无穷无尽,以及数字技术的持续促进。
75年间,海南变化万千,这一切的发端,始于75年前的那个春天。
1950年3月,随着第一艘木船驶入琼州海峡,海南岛战役正式打响。纵贯海岛的战斗,红旗飘扬五指山、飘扬海岸线,海南迎来解放,一方百姓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
75年后,曾经被鲜血染红的白沙门沙滩,如今是郁郁葱葱的海滨公园;曾经见证渡海作战的琼州海峡,如今是来往繁忙的黄金水道;曾经落后的边陲海岛,如今成长为新兴的自由贸易港。
75年的变化万千,是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也是属于海南的发展荣光。
站在历史的节点,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纪念海南解放75周年特别策划——《“路”越山海:从解放之路到开放之门》,以海路、陆路、天路、数路的四大跨越为主线,回首75年间海南的发展历程,邀您一同重温往昔岁月,一同展望未来时光。
“路”越山海 从解放之路到开放之门·数路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姚皓
75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船突破“伯陵防线”,昔日祖国的边陲海岛迎来解放;75年后,站在全球变局中的海南自贸港正以“数字”加紧改革步伐,助力我国将开放的大门越打越开。
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一条“看不见”的数字化蜕变之路如同纵横交错的脉络,在贯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同时,也逐步支撑起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四梁八柱”。

筑基
数字设施铺就发展的“硬核底座”
纵观当今全球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海南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到顶层设计,下至基础设施等均在不断优化升级。
2024年12月,《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颁布施行,这部专项立法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等领域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自贸港的“数字底座”,近年来海南已在全岛城乡密集布局并持续完善5G网络、数据中心、算力枢纽等基础设施。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五指山市毛阳镇的茶农王阿姐对此感触最深:过去她需背着茶青走两小时山路到镇上交货,如今5G网络直通茶园,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肥,手机直播带货让黎山云雾茶销往全国。基站铁塔上的信号灯,成了深山里的“致富星”。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海南联通网络运行事业部交付经理方乾展示了前沿网络“黑科技”:在万兆光网的加持下,约128G大小的《黑神话:悟空》游戏1分钟就能下载好。令观者感叹:“简直不敢想象,我们在家网络较慢时可能要花一两天!”
而今,一张张覆盖海南全岛的“数字神经网络”正在成型。截至2024年底,海南“双千兆网络”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覆盖,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千兆光网和5G通达率分别达到100%和91.7%。
海南岛内3个地级市全部建成“千兆城市”,全省首个重点园区万兆光网试点在陵水完成部署,三亚保利栖棠小区万兆小区试点标志着海南家庭宽带正式迈向“万兆时代”,不久的将来,家庭XR、超高清视频、云游戏、3D直播、3D光感知等应用也将陆续走入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海兰云”已在陵水海底静谧运转,我国首个航天超算中心在文昌开启“星河计算”……一批算力设施在海南建成投用,初步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化布局。

海南还在建成海南文昌一香港国际海缆、海口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基础上,于2024年推动三大运营商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并启动建设,这是30年来我国首次增设全业务出入口局;正在加快建设连接香港和东南亚的2条新增国际海缆,也让国际通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蓬勃展开的自贸港建设也将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乘“数”破浪。
治理
数字政府打造优质的政务服务生态
海南的数字化转型不停留在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聚焦治理模式从“传统管理”向“便捷服务”的跃迁。
“以前要跑5趟交16份材料约花38天,现在线上动动手指4天搞定!”近日,新手妈妈杨女士通过“海易办”办理新生儿证件时惊喜发现,海南政务服务的“智慧升级”让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这背后,是海南正在上演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大戏——不仅让数据多跑腿,更让治理更贴心。
海南发挥全省一盘棋优势,面向企业、群众和党政机关,分别打造“海易办”“海政通”两大平台,撬动治理能力全面升级——全省754个政务信息化系统被打包重组,3809万用户轻松点击,1.1亿次业务云端跑腿,曾经林立的“数据烟囱”变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铁”。
这里办事有多便捷?2025年新上线的32个“自贸港特色套餐”里,既有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加油包”,也有候鸟老人过冬的“暖心盒”,还有创业者开民宿、企业办药械许可、渔民申请船舶服务等业务,就像在线上超市选套餐一样便捷。截至目前,平台230万件业务已顺利办结,平均减跑动98%以上、减环节约86%、减时限约88%、减材料约90%,真正实现“手机点一点,事情全搞定”。
更贴心的是,12345热线化身“企业群众专属服务员”,构建“有求必应、接诉即办”问题闭环处置机制。2024年处理816万件诉求,96%的满意率背后,是线上线下联动的“急诊室式”服务——简单问题秒回应,疑难杂症还有法治专家团“把脉会诊”。
数据流动正在重塑椰岛生活。身份证、营业执照等96%的证件在海南都能“装进手机”,五大基础数据库构建起“政务云大脑”。忘带证件?亮出二维码就能“一码通关”。让数据“活”起来、“跑”起来、“用”起来,让数据替群众跑腿,用共享为办事松绑。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效能治理为基础,而实现高效能治理需要以数字技术赋能为基础。近年来,海南以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水平。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南将以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更大力度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建立健全全省政务数据共建共享体系,推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夯实效能政府建设的数字化基础,全面提升行政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营造干事创业、共促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
探索
数字经济走出独特的“海南范式”
当前,海南正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一个又一个探索实践也正走出独具特色的“海南范式”。
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犹如数字经济版图上的破冰船,以“数据产品化”在国内率先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作为全国首个“政府授权+企业运营”全栈式数据要素服务平台,这座“数据金矿”汇聚2356亿条数据资源,吸引1800余家生态伙伴,催生近3000款数据产品,创下11亿元交易额。

在海南炼化的智能车间里,工业互联网让传统制造焕发新生;金盘科技的“黑灯工厂”中,数字孪生技术正重塑生产流程。400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2959朵“企业云”汇聚成数字化转型的磅礴云图。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犹如镶嵌在环岛旅游公路上的智慧明珠,勾勒出未来交通的全新样本。

数据跨境流动的闸门也在谨慎而坚定地开启。跨国药企利用海底数据中心的中转节点,将亚洲研发中心的实验数据加密传输至海外总部,耗时从18小时压缩至2秒。这条“数字丝路”的背后,是海南率先试点的数据跨境“白名单”制度:既保障国家安全,又为国际经贸合作开辟新通道。

在海南生态软件园与海口复兴城两大“数字航母”的领航下,海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大关,较两年前实现70%的跃升。400余家规上企业如繁星点点,在自贸港的天幕上勾勒出璀璨的产业图谱。

澄迈的游戏出海平台与儋州的数字加工贸易区遥相呼应,陵水的影视短剧产业异军突起,共同编织着数据产业新矩阵。“璇玑玉衡”与“方舟智言”两大AI模型破茧而出,为海南装上智慧引擎……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海南正锚定2025年超2100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目标,以生态软件园、复兴城为双核引擎,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数字产业集群。半导体产业链在自贸港政策春风中舒展枝叶,数字内容出海与跨境直播新业态破土生长。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的落地,5G+工业互联网的种子正在琼岛生根发芽,即将绽放出智能制造的绚丽之花。
从“天涯路远”到“数字通途”,站在解放75周年的历史节点,海南“数路”仍在前行,蓬勃展开的自贸港建设也将不断以“数字”为笔,在南海之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总策划:周元
策划:纪燕玲
统筹:胡诚勇 吴婵
记者:姚皓
编辑:周玉敏